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技术讲堂 正文

还不是为讨好你 为什么智能座舱都很傻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汽车之家 新鲜技术解读]  尽管已经是2022年, 车企们都在卖力的宣传智能化、拟真度, 但吐槽车机不好用的不在少数,或者更准确的说还是能感觉到它们是个机器,而非朋友。

  如果这是故意为之的呢?还是我们的想法根本就是错的?

  究竟是它们太傻,还是我们脑补的太多?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我们对车机智能化的期盼很大程度上源于影视、动漫作品,这不仅局限了我们的想象力,也影响着开发者;

● 与人交流的乐趣在于信息互通有无,单就知识深度、广度层面,系统的积淀远超人类,让我们感到人机沟通生硬的后者没有变数;

● 今天座舱开发层面的方向之一就是拟人;

汽车之家

  我们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智能座舱测试,满分的选手依旧没有出现。另一方面大家平时使用中也普遍觉得座舱不够智能,问题出在哪里?

汽车之家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汽车之家

  尽管今天的坐舱已经能和使用者进行简单的沟通,也会回答很多问题,但我相信没人会觉得它们很智能,更别提是那种话不用说出口,它就懂你憋着什么坏的损友状态了。

  有人认为问题来自语音识别率、准确度不高,有人觉得是反应慢,还有人认为是语意理解不够透彻。这都是问题,但都不是核心。

汽车之家

  今天座舱表现“不佳”的评价其实与我们脑中被潜移默化灌输的形象过于完美有关,而这甚至不是这几年的企业故意为之的。

● 先入为主的完美形象

  我们对一件新事物的评价,会与心中的目标期待值进行对比。即便与预想的一致,也会因为没有意外惊喜而感到一般,在心理学范畴这被称之为过度期待。

  尽管包含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的汽车智能化是近些年才快速普及的,但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就有大量的关于相关技术的设想,经典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汽车之家

  受早先的影视剧、动漫多影响, 我们对智能化都有一定固有印象。它们大多具有实体形象,或是拟人的虚拟造型。我们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多少都会受到经历与积淀的影响,这些影响成为演变成了我们对智能座舱的心理预期,这也就是预期过高的来源之一。

汽车之家

  有趣的是,即便是最能体现想象力的科幻作品中,背景设定在未来的作品,也无一例外的留有创作者无法超越当下时代的细节。

汽车之家

  实时通讯、音频沟通同时显示影像、虚拟触控操作代替实体拨杆等等这些影视作品中都不敢设想的情况,今天虽然已经变成现实,但在观看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技术温情拟人的感觉,这毫无疑问是现阶段技术尚未达到的空白领域。

汽车之家

  曾经屏幕前的观众中自然不乏今天的车企研发人员,往日的经典作品也会对他们的研发思路产生影响,今天问世的产品中不难找到经典影视作品的影子。

  让今天使用者产生落差感的是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情况与对象,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真人沟通时的特点与现阶段人机对话的差距,帮助我们能快速分辨沟通对象“是真还是假”的重要依据。这成为了过高预期的又一大原因。

  有些朋友认为座舱不够智能、不带感的原因在于冷冰冰的机械没有形象,缺乏沟通感。也有人戏称不喜欢对着空气说话。

汽车之家

  语气背后的思考方式、逻辑,这些无意识,乃至潜意识下流露的细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也正是基于此,我们才会被他人记住,这种独立性也是我们每次与外界沟通时,带给对方新鲜感的重要原因。

汽车之家

  今天即便座舱早已联网,拥有海量的知识储备。不过沟通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你问,它答。系统提供给你的永远是预期范围内的信息,这与人人沟通中随机出现的信息互通有明显差异。

向编辑唐朝提问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